
裝配式概念簡述
一般意義的裝配式由兩部分構成,即:裝配式建筑(結構)和裝配式內裝。因為建筑裝修的發展是基于SI理論,把建筑的結構(skeleton-支撐體) 與內裝(Infil-填充體) 進行分離,分別進行工業化生產。建筑結構的工業化,即指裝配式建筑(結構);內裝部分的工業化,即為裝配式裝修。
裝配式裝修簡介
裝配式裝修是將裝修所涉及到的硬件進行工業化、標準化、模塊化、部件化的生產,并由安裝工人按照標準程序對部件進行現場拼裝。除此之外裝配式裝修在綠色環保、高效節能方面優勢尤為明顯,目前裝配式裝修包括吊頂、墻體、地板、門窗、衛浴和廚房六大子系統。
裝配式裝修的整體優勢如下:
100%
工廠化率
60%
工費節約
70%
工期節省
20%
用材節省
67%
地面減重
90%
維修率降低
100%
裝修精度提升
85%
節水率
70%
節能降耗率
100%
綠色裝配率
人力成本倒逼技術升級
傳統裝修涉及泥工、木工、油漆工等數十個工種,技術門檻不低,但社會地位不高。而從行業從業者的年齡結構來看,20-35歲的從業者主要集中于工程設計、施工管理以及工廠加工領域,而施工現場老齡化趨勢嚴重。未來幾年內或出現適齡技工數量斷檔的情況。傳統裝修將面臨工人短缺的問題,人工成本也將逐步上升。在人口紅利縮減背景下,裝配式是未來發展重要方向。
政策加碼助推產業升級
相比歐美發達國家的裝配式高占比,我國裝配式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。自2016年國家出臺《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》一來,裝配式建筑政策的發布頻率逐年提高,行業標準和規劃也在快速出臺,預計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將達到15%以上,2026年達到30%。此外,除港澳臺外,31個省市的相關政策也相繼出臺,絕大部分地方政府在用地、補貼、專項基金、稅收以及容積率上給與裝配式建筑支持。政策大力扶持之下,國內裝配式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。

萬億藍海期待開發布局
現階段為裝配式發展初期,裝配式裝修在部品部件庫、產能、個性化設計以及消費者認知等方面還需優化, 消費屬性有待提升, To C端尚未出現行業龍頭。但裝配式裝修工期短、易于拆卸的特性天然適合拓展To B業務, 當前行業客戶主要以國家保障安居工程、長租公寓以及酒店為主。我們基于國家保障房、長租公寓和酒店三個方向預測,到2025年裝配式裝修行業規模有望接近3000億。
Health · Integrates · Space

